念覺支,擇法覺支,精進覺支,
喜覺支,猗覺支,定覺支,捨覺支。
心之法念、法知、法行,謂之念覺支。
念覺五陰法:
覺念色陰法,念離捨滅色陰。
覺念受陰法,念離捨滅受陰。
覺念想陰法,念離捨滅想陰。
覺念行陰法,念離捨滅行陰。
覺念識陰法,念離捨滅識陰。
念覺四念住法:
覺念身身觀念法。
覺念受受觀念法。
覺念心心觀念法。
覺念法法觀念法。
念覺諸道品法:
覺念四聖諦法。
覺念四念處法。
覺念四正勤法。
覺念四如意足法。
覺念五根法。
覺念五力法。
覺念七覺支法。
覺念七處善法。
覺念三時八處法。
覺念法次法向法。
覺念聖法印法。
覺念四沙門果法。
念覺聖法印法:
覺念無常法。
覺念空法。
覺念無相法。
覺念無所有法。
覺念無我法。
覺念寂滅法。
念覺離滅諸無明法:
覺念知離捨滅斷~見惑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思惑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四顛倒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五蓋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世間八法。
念覺離滅三界法:
覺念知離捨滅斷~欲界法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色界法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無色界法。
覺念知離捨滅斷~五陰無明&五陰三界,無常相應,無我相應,涅槃相應。
念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念覺支。
正思惟念覺支。
正志念覺支。
正業念覺支。
正命念覺支。
正精進念覺支。
正念念覺支。
正命念覺支。
如此思觀行,念念出世間法相應,謂:念覺支法。
心之法擇、法辨、法向(意緣法之擇辨),謂之念擇法覺支。
覺知擇所念法。
覺知擇所學法。
覺知擇所行法。
擇法覺觀內五陰外五陰:
覺知擇觀內色法,外色法。
覺知擇觀內受法,外受法。
覺知擇觀內想法,外想法。
覺知擇觀內行法,外行法。
覺知擇觀內識法,外識法。
擇法覺四念住法:
覺知擇念於內身,外身觀念處。
覺知擇念於內受,外受觀念處。
覺知擇念於內心,外心觀念處。
覺知擇念於內法,外法觀念處。
擇法覺五陰對治法:
覺知五陰貪生,擇不淨觀法對治之。
覺知五陰瞋生,擇慈捨心法對治之。
覺知五陰癡生,擇觀因緣法對治之。
覺知五陰慢生,擇觀悲捨法對治之。
覺知五陰疑生,擇如實正觀對治之。
擇法覺四顛倒對治法:
覺知五陰處常法時,擇心正觀無常法。
覺知五陰處樂法時,擇心正觀易苦法。
覺知五陰處我法時,擇心正觀無我法。
覺知五陰處淨法時,擇心正觀不淨法。
擇法覺五陰有常有我對治法:
覺知擇五陰之常見,,思觀五陰無常。
覺知擇五陰之不空見,思觀五陰空法。
覺知擇五陰之有相見,思觀五陰無相。
覺知擇五陰之有有見,思觀五陰無所有。
覺知擇五陰之我見,,思觀五陰無我。
覺知擇五陰之集見,,思觀五陰寂滅。
擇法覺諸無明世間對治法:
覺知擇五陰之見惑,,向離滅見惑。
覺知擇五陰之思惑,,向離滅思惑。
覺知擇五陰之四顛倒,向離滅四顛倒。
覺知擇五陰之五蓋,,向離滅五蓋。
覺知擇五陰之世間八法,向離滅世間八法。
覺知五陰處世間法時,擇心正向出世間法。
覺知五陰處有為法時,擇心正向觀無為法。
擇法覺三界對治法:
覺知擇五陰欲界,向離滅五陰欲界。
覺知擇五陰色界,向離滅五陰色界。
覺知擇五陰無色界,向離滅五陰無色界。
覺知擇離五陰常、我、集,相應五陰無常、無我、涅槃。
擇法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擇法覺支。
正思惟擇法覺支。
正志擇法覺支。
正業擇法覺支。
正命擇法覺支。
正精進擇法覺支。
正念擇法覺支。
正定擇法覺支。
如此思觀行,謂:擇法覺支法。
心行之法精、法勤、法進、法契,(心之精進),謂之精進覺支。
所謂精進謂於法修習多修習,提純復提純,修習法之提純,名為:精進。
精進覺離五陰法:
覺知精進色陰無常捨貪瞋癡慢疑。
覺知精進受陰無常捨貪瞋癡慢疑。
覺知精進想陰無常捨貪瞋癡慢疑。
覺知精進行陰無常捨貪瞋癡慢疑。
覺知精進識陰無常捨貪瞋癡慢疑。
精進覺四念住法:
覺知精進正觀身身觀念處。
覺知精進正觀受受觀念處。
覺知精進正觀心心觀念處。
覺知精進正觀法法觀念處。
精進覺聖法印法:
覺知精進思觀無常法。
覺知精進思觀空法。
覺知精進思觀無相法。
覺知精進思觀無所有法。
覺知精進思觀無我法。
覺知精進思觀涅槃法。
精進覺滅諸無明法: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見惑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思惑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四顛倒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五蓋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世間八法。
精進覺滅三界法: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~欲界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~色界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~無色界。
覺知精進知離捨滅五陰三界,相應五陰三界無常、無我、涅槃。
精進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精進覺支。
正思惟精進覺支。
正志精進覺支。
正業精進覺支。
正命精進覺支。
正精進精進覺支。
正念精進覺支。
正定精進覺支。
如此思觀行,謂:精進覺支法。
心初離欲法,相應離欲,心之心輕安故心生喜,謂之喜覺支。
喜覺五陰相應喜法:
覺念漸離捨色陰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捨受陰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捨想陰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捨行陰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捨識陰故心生喜。
喜覺四念住相應喜法:
覺念觀身身觀無常不可得故心生喜。
覺念觀受受觀無常不可得故心生喜。
覺念觀心心觀無常不可得故心生喜。
覺念觀法法觀無常不可得故心生喜。
喜覺聖法印相應喜法:
覺念五陰無常相應故心生喜。
覺念五陰空相應故心生喜。
覺念五陰無相相應故心生喜。
覺念五陰無所有相應故心生喜。
覺念五陰無我相應故心生喜。
覺念五陰無常 無我 涅槃相應故心應喜。
喜覺離滅諸無明相應喜法:
覺念漸離滅見惑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滅思惑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滅四顛倒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滅五蓋故心生喜。
覺念漸離滅世間八法故心生喜。
喜覺離滅三界相應喜法:
覺念心漸離滅欲界愛染故心生喜。
覺念心漸離滅色界愛染故心生喜。
覺念心漸離滅無色界愛染故心生喜。
覺念心五陰三界無常 無我 涅槃相應心生喜。
喜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喜覺支。
正思惟喜覺支。
正志喜覺支。
正業喜覺支。
正命喜覺支。
正精進喜覺支。
正念喜覺支。
正定喜覺支。
如此思觀行,謂:喜覺支法。
謂~身倚息、心倚息、身心倚息名:猗。
倚名:心安穩、安靜。
猗覺五陰離欲離惡不善法心猗相應:
覺知色陰離欲離惡不善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受陰離欲離惡不善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想陰離欲離惡不善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行陰離欲離惡不善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識陰離欲離惡不善法而身心倚息。
猗覺四念住相應之猗法:
覺知身身觀念處無常相應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受受觀念處無常相應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心觀念處無常相應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法法觀念處無常相應而身心倚息。
猗覺聖法印相應之猗法:
覺知無常法心離常見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空法心離不空見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無相法心離相見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無所有心離有見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無我法心離我見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寂滅法心離集見而身心倚息。
猗覺離諸無明相應之猗法:
覺知心離見惑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離思惑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離四顛倒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離五蓋法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離世間八法而身心倚息。
猗覺離滅三界之猗法:
覺知心離欲界愛取有生,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離色界愛取有生,而身心倚息。
覺知心離無色界愛取有生,身心倚息。
覺知離五陰離三界愛取有生,心無常、無我、寂滅相應,身心倚息,五陰身心涅槃相應,是名猗覺支。
猗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猗覺支。
正思惟猗覺支。
正志猗覺支。
正業猗覺支。
正命猗覺支。
正精進猗覺支。
正念猗覺支。
正定猗覺支。
如此思觀行,謂:猗覺支法。
因五陰漸離捨滅無明故心喜,心倚,心定(三昧),離滅一分無明便一分法定,離滅二分無明便二分法定,謂之定覺支。
@定覺支不是在談四禪禪定之修,而是無明離滅之態,無明滅界之界,其界謂之定覺。
定覺五陰離滅成覺定法:
覺知離捨滅色陰故定生。
覺知離捨滅受陰故定生。
覺知離捨滅想陰故定生。
覺知離捨滅行陰故定生。
覺知離捨滅識陰故定生。
定覺四念住相應之覺定法:
覺知身身觀念處,離滅身故定生。
覺知受受觀念處,離滅受故定生。
覺知心心觀念處,離滅心故定生。
覺知法法觀念處,離滅法故定生。
定覺聖法印之覺定法:
覺知五陰無常相應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空相應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無相相應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無所有相應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無我相應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涅槃相應故定生。
定覺離滅諸無明之覺定法:
覺知五陰離捨滅見惑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離捨滅思惑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離捨滅四顛倒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離捨滅五蓋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離捨滅世間八法故定生。
定覺離滅三界之覺定法:
覺知五陰離捨滅欲界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離捨滅色界故定生。
覺知五陰離捨滅無色界故定生。
覺知離捨滅五陰三界,無常相應無常定、無我相應無我定、涅槃相應涅槃定,此謂之定覺支(定覺、覺定,亦可言定法身)。
定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定覺支。
正思惟定覺支。
正志定覺支。
正業定覺支。
正命定覺支。
正精進定覺支。
正念定覺支。
正定定覺支。
如此思觀行,謂:定覺支。
於五陰修習念覺支。
擇法覺支。
精進覺支。
喜覺支。
猗覺支。
定覺支。
捨覺知。
而於五陰捨貪、捨瞋、捨癡、捨慢、捨疑。
捨欲界愛、捨色界愛、捨無色界愛,無常相應、空相應、無相相應、無所有相應、無我相應、涅槃相應、謂之捨覺支。
捨覺五陰之覺捨法:
覺知色陰捨色陰捨色愛,覺捨成就。
覺知受陰捨受陰捨受愛,覺捨成就。
覺知想陰捨想陰捨想愛,覺捨成就。
覺知行陰捨行陰捨行愛,覺捨成就。
覺知識陰捨識陰捨識愛,覺捨成就。
捨覺四念住之覺捨法:
覺知身身觀念處,捨身,覺捨成就。
覺知受受觀念處,捨受,覺捨成就。
覺知心心觀念處,捨心,覺捨成就。
覺知法法觀念處,捨法,覺捨成就。
捨覺聖法印之覺捨法:
覺知五陰無常,捨常無間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空,捨不空無間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無相,捨五陰相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無所有,捨五陰有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無我,捨五陰我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寂滅,捨五陰集,覺捨成就。
捨覺諸無明之覺捨法:
覺知五陰見惑,捨五陰見惑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思惑,捨五陰思惑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四顛倒,捨四顛倒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五蓋,捨五陰五蓋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世間八法,捨世間八法,覺捨成就。
捨覺三界愛染之覺捨法:
覺知五陰欲界,捨五陰欲界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色界,捨五陰色界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無色界,捨無色界,覺捨成就。
覺知五陰無常。
覺知五陰無我。
覺知五陰寂滅。
覺知捨五陰無間,成就無常無間、成就空無間、成就無相無間、成就無所有無間、成就無我無間、成就涅槃(寂滅)無間,是謂:捨覺支。
捨覺支八正道之法用:
正見捨覺支。
正思惟捨覺支。
正志捨覺支。
正業捨覺支。
正命捨覺支。
正精進捨覺支。
正念捨覺支。
正定捨覺支。
捨覺七覺知之覺捨法:
於念覺支成就~捨念,名:捨覺支。
於擇法覺支成就~捨擇法,名:捨覺支。
於精進覺支成就~捨精進,名:捨覺支。
於喜覺支成就~捨喜,名:捨覺支。
於猗覺支成就~捨猗,名:捨覺支。
於定覺支成就~捨定,名:捨覺支。
於捨覺支成就~捨捨,名:捨覺支。
謂之:捨覺支法。
此謂之七覺支法之學習、思惟、正觀、心契、法證之法也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