所謂三界
欲界
色界
無色界
行者謂
於五陰之三界愛、取、有、生,
心心相續,故云三界愛染。
五陰因緣起。
三界因緣生。
五陰三界名業報。
而三界皆不離現前五陰。
《一》所謂欲界
眼界&色界}
耳界&聲界}
鼻界&香界}}欲界法。
舌界&味界}
身界&觸界}
意界&欲法界}心緣意界法。
欲界心數:
所有欲心
所有善心
所有惡心
所有無記心
欲法界:
地界 水界 火界 風界 |
|
於五陰之欲界,
因無明而生愛染(欲欲界、物欲界),
於欲界愛、取、有、生,
心心相續,名:欲界愛染。
《二》所謂色界
意界&色法界}心緣色界法。
色界法:
青色光界 黃色光界 赤色光界 白色光界 |
此色界之青黃赤白光。 非欲界之青黃赤白光。 為何只以此四色表述? 可能印度舊有禪修, 慣以此四基色表述。 |
色界心數:
慈心 悲心 喜心 捨心 |
|
色界心境:
初禪心境:
有覺有觀 – 有尋有伺 – 有喜 – 有樂 – 心一境性
二禪心境:
覺觀明遍 – 有尋有伺捨 – 有喜 – 有樂 – 心一境性
三禪心境:
覺觀明遍 – 有尋有伺捨 – 喜捨 – 有樂 – 心一境性
四禪心境:
覺觀明遍 – 有尋有伺捨 – 喜捨 – 樂捨 – 心一境性
於五陰之色界,
因無明而生愛染(光之界),
於色界愛、取、有、生,
心心相續,名:色界愛染。
《三》所謂無色界
意界&無色法界}離意法別無心意識。
無色界心:
空心
識心
無所有心
非有非無心(亦有亦無心)
無色界境:
空界
一般所謂的~無自性見,佛性見,清淨心,謂落此空見也,然觀教界,證者寥寥。
識界
一般所謂的~自性見,梵我見,真心見,真如見,真常見,真我見,謂落此識見也。但是因其對無色法乏解,其會說真如見不是言識也。
無所有界
一般所謂的~自性見,無自性見,皆為無色見,著自性見和無自性見者,其細意識都會感無所有,然因無法證入和自證,幾乎所有佛教界修自性見和無自性見者,大部份就會傾向著世間或者著名利,然後會言因度眾生所需,所以其著五陰世間而又會言己無所著之異論。嚴重者無法契無所有界,就會直接進入斷見,然後自謂己已證,這在教界蠻普遍的。
非有非無界
空、識、無所有、皆非有非無。
故離無色界,亦別無心意識可立。
於五陰之無色界,
因無明而生愛染(空識界),
於無色界愛、取、有、生,
心心相續,名:無色界愛染。
此謂之三界愛染。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