佛法問答~四聖諦(二)

何謂四聖諦?
何謂四念處?

答:
【一】
何謂四聖諦?
謂:
苦聖諦。
集聖諦。
滅聖諦。
道聖諦。

苦~苦為無明逼迫性。苦為無明之現象。
集~集為無明緣起性。集為無明之緣起。
滅~滅為離滅無明性。滅為無明之緣滅。
道~道為行盡無明性。道為無明之行滅。

四聖諦法是佛法(正覺法)之法組。
為何名:四聖諦?
四~數也。
聖~離無明也。(離凡也)
諦~具實也。
四聖諦故名思義,滅無明,具智慧,出世間,趨聖成覺之真實法,故名四聖諦。

四聖諦為釋五陰(生命)苦集與苦滅之法。
只要是人就無法跳脫苦法與集法,
釋迦佛陀觀察五陰(生命)如此,
故尋滅苦之方法~為滅法與道法。

於五陰(生命)~
知~五陰(生命)有無明~苦法。
觀~五陰(生命)無明因~集法。
覺~五陰(生命)無明滅~滅法。
修~五陰(生命)盡無明~道法。
是名四聖諦法。

【二】
何謂四念處(住)?
謂:
身身觀念處(住)。
受受觀念處(住)。
心心觀念處(住)。
法法觀念處(住)。
於身、受、心、法 四法如實念處正觀念住,故四念處又名:四念住。

四念處(住)為佛法裡四種落實修行的方法。
因為人類的五陰(生命)離不開~
身體。
感受。
心行。
法則。
等四事。
故說四念處(住)為四種佛法修行方法。

身身觀念處~觀察覺知身體所有的動作。
受受觀念處~觀察覺知身體所有的感受。
心心觀念處~觀察覺知身體所有的心行。
法法觀念處~觀察身法、受法、心法,為無常性、空性、不可得性、無我性、寂滅性。

觀身、受、心 無常故不可得。
觀無常 不可得,故心 空相應。
心空相應時 心會漸漸離貪、離瞋、離癡、離慢、離疑。

心漸離貪、瞋、癡、慢、疑,故心便會無我相應。
心無我相應時,心便會一直離我所。
心一直離我和我所,便會涅槃相應(寂滅相應)。

數數正觀,數數修習,數數觀察,心從漸次無間,修至正等無間。
是名為四念處(住)法。

知四聖諦法,修四念處法。
修四念處法,證四聖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