雜阿含經卷第二十九(803)

如是我聞:

一時,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。

爾時,世尊告諸比丘:「修習安那般那念。若比丘修習安那般那念,多修習者,‼️得身心止息‼️,有覺有觀寂滅,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。

如何修安那般那念滿足四念處「何等為修習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,身心止息,有覺有觀寂滅,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?是比丘若依聚落、城邑止住,晨朝著衣持鉢,入村乞食,善護其身,守諸根門,善繫心住。乞食已,還住處,舉衣鉢,洗足已,或入林中、閑房、樹下,或空露地,端身正坐,繫念面前,斷世貪愛,離欲清淨,瞋恚、睡眠、掉悔、疑斷,度諸疑惑,於諸善法心得決定。遠離五蓋煩惱於心,令慧力羸,為障礙分,不趣涅槃。

身念處「念於內息,繫念善學,念於外息,繫念善學。息長、息短……,覺知一切身入息,於一切身入息善學,覺知一切身出息,於一切身出息善學。覺知一切身行息入息,於一切身行息入息善學,覺知一切身行息出息,於一切身行息出息善學。

受念處「覺知喜……,覺知樂……,覺知心行……,覺知心行息入息,於覺知心行息入息善學,覺知心行息出息,於覺知心行息出息善學。

心念處「覺知心……,覺知心悅……,覺知心定……,覺知心解脫入息,於覺知心解脫入息善學,覺知心解脫出息,於覺知心解脫出息善學。

法念處「觀察無常……,觀察斷……,觀察無欲……,觀察滅入息,於觀察滅入息善學,觀察滅出息,於觀察滅出息善學。

「是名修安那般那念,身止息、‼️心止息‼️,有覺有觀寂滅,純一明分想修習滿足。」

佛說此經已,諸比丘聞佛所說,歡喜奉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