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宇宙行,產生五陰,
因五陰而有行陰。
五陰行和宇宙行,同為行。
五陰行因有自我感,故有業、有報。
宇宙行只是本然的生住異滅。
而人的五陰三界行業,若未滅,
就會結纏宇宙維度(三界),而三界生。
9/3/2021
因無常故空,空故識,空識為有。
有 有就名為界。
有 有就會行成能量。
有量能就會產生質量,質量會携帶能量。
能量產生質量,其質就叫粒子,而粒子有大有小,粒子大小就隨人類命名。
無常名行無間,故宇宙行無間(波動無間),
在這行無間(波動)的過程,能量只會不斷產生質量,
而因為波動故質量就會不斷融合,
融合成我們看得到的宇宙、星系和世間的一切。
此融合過程產生不會動的就叫作礦物。
此融合過程有生命會動的就叫作動物。
此融合過程有生命不會動的就叫作植物。
故言組成人類的基素是粒子。
而所謂的界,就是人類所說的維度。
佛陀把維度分成三界?
欲界。
色界。
無色界。
從無色界行成色界,從色界行成欲界。
我們每個人現在的五陰都具足此三界,
故言三界無明,三界輪迴。
有三界 在其界就會有其愛,
有其愛就會輾轉,此輾轉就名輪迴!
三界態:
欲界~是最粗糙的物質界。
色界~名為純天界,純光界。
無色界~是空、識界。
人存在欲界,在欲界便有欲界的欲求和欲貪,故人類有飲食,其飲食名為:摶食(有形狀的)。
欲無明為緣、識為住、意思為行、觸為動、欲欲為活,故為欲摶食。
欲界也有天界,天界人沒肉體,
天界人身也有光,欲界天界和色界天人都有光,
欲界天天人的光是有質礙性的,
故經云:欲界天天人還需飲食,故名:欲界(欲界天)。
欲界天人的飲食名為~觸食。
欲無明為緣、識為住、意思為行、觸為業能(食)。
色界天為純能量界,
色界天天人的光是沒有質礙性的(對欲界而言),
色界天沒有飲食,但有意識,
有意識就有意思,故色界天人名意思食,
有意思就有入出心行,故名:意思食。
食不是吃的意思,而是能量轉換的意思。
色無明為緣、識為住、意思為行、觸為潤續(食)。
無色界沒有質量和能量的問題,
故無色界的存在只有空、識、無所有、非有非無。
無色界沒有欲界質量,沒有色界能量,
無色界以空為界、以識為有,
識住空,故無色界名:識食。
因還存識(心),故名:識食。
無色無明為緣、識空為住、意空為食。
只要有 有,就有緣起,就有輾轉相續(輪迴),是故聖阿含出世間解脫道才要觀修四聖諦法,於己五陰修行離捨滅欲界愛,離捨滅色界愛,離捨滅無色界愛,而盡三界有,成就佛陀和阿羅漢所證明之法。
修行離捨滅三界無間,而證:
無常無間。
無我無間。
涅槃無間。
此為佛陀和阿羅漢證明之法。
佛陀和阿羅漢,永不生三界,故名:無生。
9/6/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