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真正相應滅? 相應滅無明?

就事相上而言:
理解集理?理解滅理?
或許沒那麼不容易。

難的是:
正觀~五陰。
正離~五陰。
正捨~五陰。
正滅~五陰。
正斷~五陰。
正盡~五陰。

真正相應滅(五陰分分滅,滅而不再生),那是斷三結後之事了!

正觀~五陰無明。
正離~五陰無明。
正捨~五陰無明。
正滅~五陰無明。
正斷~五陰無明。
正盡~五陰無明。

真正相應滅無明(無明分分滅,滅而不再生),那也是斷三結後之事了!
在這之前,要先練習薄無明。

正觀~五陰欲界-色界-無色界愛取。
正離~五陰欲界-色界-無色界愛取。
正捨~五陰欲界-色界-無色界愛取。
正滅~五陰欲界-色界-無色界愛取。
正斷~五陰欲界-色界-無色界愛取。
正盡~五陰欲界-色界-無色界愛取。

在滅&斷三界愛取之前,要先練習薄五陰愛取,薄欲界愛取,薄世間愛取。
在三結斷後才是真正真實正修向 滅&斷 三界無明愛取。

對無明、苦、煩惱、離欲、無欲向滅的落實,其是集清淨心的向離、向滅、向斷;或是相應滅諦向離、向滅、向斷,那觀其文述就會知道的。更精準 就是見其人而面對面互動,然大部份人都是相見不如懷念!

我見過太多修行人,不管在家和出家,在台灣很少人 一遇見 其看起來 就像是修行人的,大部份人 見到人 就會明白,善質不足,出離心不足,亦不甚清楚自心惑處與業處,今台灣行者大都如此!(當然不能說沒有例外,只是可能我沒遇過)

對四聖諦精準正見,也是三結斷以後之事,其對滅五陰、滅三界、滅無明的見解才會一致(一致不是一樣),才會統一方向,要不然一定各說各話的。

觀察修行人(包括觀察自己)就是只有觀察其自己對自己五陰的知、離、捨、滅、斷 的心向與%比? 無人可越過此檢視方法的,當然檢視前提 是行者自己本身於己五陰的知、離、捨、滅、斷 要有超過60%,如此檢視才有一個的標準可言。

其實,若真是一位修行者,是修行清淨心者,或修行滅諦法者,其差異只在有沒有修行,
正向離、滅、斷、盡~欲界;
正向離、滅、斷、盡~色界;和
正向離離、滅、斷、盡~識心 而已,
餘者於事相上之持戒、修定、習經 都差不多的!

6/16/2022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近期文章

彙整

分類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