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 :
修行真的是要毅力跟決心。
碰到了困難度,就會退怯,
不知如何是好。
一下子很有趣很高興,
一下子又恐懼。
真難不退轉。
答:
1.所謂修行一詞,這只是一句
在佛教界裡,
在道教界裡,
在一貫道裡,
在亞洲&華人世界裡,
我們從小就會常聽到的一句話爾!
然~
我們真的明白修行是什麼嗎?
我們真的知道修行是什麼嗎?
我們自己又為什麼要修行呢?
我們自己修行的動機?
目標?方法?我們自己都清楚嗎?
一位所謂學習修行之修行者,
要清楚這些內容,
我們對所謂的修行之道,
才不會進進退退或有常有退心的。
2.仁者於修行上之所以會有退心,
這就是我們自己對自己還不够清楚?
對佛教和佛法還不够清淨?
對修行還不夠清楚?
對自己為什麼要修行還不夠清楚?
所以自己內心對自己的內心世界
就常會明暗不明!因此就常會出現,
走不下去之心,這很正常的!
我觀察~
台灣佛教界?
台灣佛道界?
台灣道教界?
台灣一貫道?
這樣的情況是很普遍的!
仁者,若是真的想修行,
這些問題自己要先釐清楚的?
仁者,若內心真的走不下去,
就不要給自己過多壓力,心進進退退
就面對心是進進退退,若真壓力過大,
如之前所說,就出去散散爬爬山看看海,
讓心情緩和、輕鬆平穩。
生命不是只有一輩子,
修行有時候也不會只是一輩子的事。
而所謂修行之路,是人類到最後都
一定會走的路,因人類的科學科技
對宇宙而言,根本就微不足道的,
因為人類的生命總是苦多過于樂,
因為沒有一個人類是會喜歡苦的,
不喜歡苦就一定會找會走向修行之路的,
不管其人是要修去天界或淨土,或走真實
解脫之路,最後都一定會走向修行之路的。
而走修行之路,通常也無法一輩子就完全
完成究竟之路的,這也是人類生命無明
煩惱業的現實!
所以若壓力過大,可讓自己的生命相應
少欲知足,簡單快樂的活著,然後轉修行
淨土法,自己的修行問題也是可以
重新思考和重擇決擇之點的?!
7/17/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