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常修行功課

  1. 禮拜,懺悔過失,懺悔意不善業。
  2. 修習四正勤和四無量心。
  3. 省思自心業習問題,重複更心。
  4. 觀呼吸。
  5. 經行。
  6. 提醒自己放鬆、放慢、放柔、放捨、放五陰。
  7. 背誦法義。
  8. 思惟法義。
  9. 覺知五陰,正觀離、捨、滅五陰。
  10. 覺知無明隨眠,正觀離、捨、滅無明隨眠。

佛陀並沒有教禮拜悔過的功課,然佛陀有教導弟子有過失時要向有德者、賢者、聖者 發露己之過失,而改過失,而離滅過失。禮拜便是取此義,於己五陰行善律儀事。

復五陰起過失者,非善業也!
五陰過失:
貪心、貪業為過失。
瞋心、瞋業為過失。
癡心、癡業為過失。
慢心、慢業為過失。
疑心、疑業為過失。
此為思惑過失。

亦有見惑過失,四顛倒過失,五蓋過失,世間八法無明等皆名為過失。

修習禮拜悔己過失,其目的為讓心露而不覆藏非善業,如此心才不被己無明隨眠所覆覆,如此心才能明顯而納法相應法,此謂禮拜悔過失之義也!

若無明隨眠重者,對弱化非善之過失業,禮拜是有一定功效的!

復若行者常常提醒自己
放鬆、放慢、放柔、放捨(放開)、放五陰
五放,若作的好,心便慢慢會與七覺支相應。

9/14/2022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近期文章

彙整

分類

標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