問:
何狀況下,悟入空的狀態?
空的狀態持續多久?有時間感嗎?
空的狀態是光明還是黑暗還是有顏色?
空的狀態與空無邊處定相同嗎?
答:
1.時是思惟現前心為因緣空幻有,而悟入空法的。
因自己喜背中論偈:
眾因緣生法,我說即是無。
亦名是假名,亦是中道義。
未曾有一法,不從因緣生。
是故一切法,無不是空者。
所以每天都常默誦此偈,自己平常則好觀察心,亦好思惟法,所以內心常處思惟法中。
亦會思惟此心經偈:
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。
受即是空,空即是受。
想即是空,空即是想。
行即是空,空即是行。
識即是空,空即是識。
時思惟中論偈和此心經偈時瞬入空,契入空時並沒有特別在作什麼,只是很專心於思惟空義而已!
2.契空後便契入,沒有退不退的問題。
時心是打破時間觀和空間觀的,此說不是說不知地球世間的時間和空間,而是言內心的覺受,時心常處甚喜中,心甚喜這樣的情況約有3~5年。
後隨着自心,對佛法的更深解、更細解和思觀,心就從甚喜轉為法喜。
3.空沒有顏色,空是空法界,相應空後對出世間佛法其各法的法界、法性、法相、法味、法位,便很清楚!
空法使心,越其所有相對性法~
如~
明、暗。
垢、淨。
內、外。
粗、細。
好、醜。
遠、近。
生、滅。
常、斷。
一、異。
來、去。
有、無。
這裡指的是內心的覺受,而不是指不知外世間的相對性法。
4.因我沒入過空無邊處,所以我無法作比較,空法和空無邊處,是一?還是異?
但有一點很清楚?
以前閱經論時,心對四禪八定,八背捨(八解脫),是有憧憬的,契入空後,心對四禪八定,就不會再有憧憬心和好樂心了。
仁者第四問題?
觀察經論所述之四無色定。
其一、四無色定界我個人會保留。
其二、我自己認為空無邊處定,是不等於契入空法的。
四無色定:
以空為所緣,心放大空,名空無邊處定。
以識為所緣,心放大識,名識無邊處定。
以無所有為所緣,心放大無所有,名無所有處定。
以非有非無為所緣,心放大非有非無,名非有非無處定。
觀其四無定名會明白,四無色定只是把四無色法當為所緣,然後放大其所緣,此便是四無色定的狀態。此也是為何傳說佛陀因地時入了四禪八定,猶不能正滅無明、正盡三界之因!
此段為題外話:
對四無色定所述內容,我自己覺得是有問題的?只是我沒有進一步自己去求證,現在的佛教界求證了什麼?或證明了什麼?都不太有什麼作用的,因為幾乎所有經論對佛法的精密度,早已相匯到混淆不清的地步。而現在地球人普遍性皆善性薄弱,大部份人類其自心我都很大隻,所以縱使求證了什麼?對他人都沒什麼太大助益的,所以我自己就比較著重在於己五陰三界修離、修捨、修滅而已!
7/14/202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