七覺支

(2)如何提高《識》對法的清明度?
2021-02-06 逐字稿 2(音檔轉成文字檔)

【一】
七覺支。

七覺支為什麼排在…第六個階位?
你要再往前,它有五根、五力,再往前它有四如意足,再往前,它有四正勤。好,到這邊定位它,四正勤很重要,四正勤,如果你做不到60趴,學不到60趴,落實不到60趴~到80趴,擇法眼就不會出現。

因為我認識很多出家眾,其所擇的法大都趨向於斷見、無記或清淨心。他怎麼擇?就大概皆會這樣,所以四正勤非常重要,但我看佛教界多數都忽略了這點。

就像我認識諸多出家眾,他們都認為出家了,就可以讓人家當福田,我在想,你如果是柏油路,你怎麼變福田?

這個種什麼都長不出來,對吧?
是福田,它要善相應。
是福田,要離惡相應。
是福田,要正見相應。
是福田,要離邪見相應。
是福田,要法次法向相應。
那好,很多人搞不清楚這個內容。

對,所以七覺支它的念覺支,然後精進,擇法
,擇法,你必須要有揀擇能力,它跟法眼有關
,那好,我們要如何有揀擇能力?這個就在,你意法入處所學的法入處,所學的是什麼?

比如我去拜訪過學者,台灣的佼佼者,我們的擇法跟他就不一樣,他們擇的是文字,我們擇的是能不能應用在生命,然後去滅無明,懂這個比喻嗎?所以那個擇法的觀點不同,那這就是跟捨有關,那捨之前,你跟四正勤有關,為什麼?已生惡令斷,未生惡令不生。

那什麼叫惡?
只要有染愛,愛取的都叫惡。
惡不是罵人的,只要會耽著的,習性的,煩惱的,無明的,隨眠的,它都叫惡。

我自己的看法,五陰的存在就叫惡(五陰為業報載體故名),所以我非常厭惡自己的五陰,這個厭惡不是在說一種極端的那種,是你知道那個存在必是禍害。所以這個對很多觀念,你要不斷地釐析它,釐清它,弄清楚它。然後怎麼去,朝那個方向前進,那就不是簡單的事了,他是要長期的學習落實。

比如說我教心數法,我會教學生怎麼辨識自己的心數,跟辨識其他修行人的心數,心數法我教蠻久了,但還沒有完全說完,學明心數法是不容易的,所以你必須清楚你自己所有善、非善的上、中、下,都要辨識得清楚,如此對心數法你才會清楚。對根本無明心數,世間心數,出世間心數,善心數,惡心數,不定心數,你才會清楚,這真的就不是一個簡單的事,所以要相應七覺支也沒有那麼容易,因為這個我都長期做過觀察。

所以他要不斷的善,提純,善相應,離惡相應;離惡相應就是善相應,所以要一直四正勤相應,四正勤沒有底線的,他要到五上分結斷。那個善惡不是世間講的那一種很粗糙的善惡,善惡就是當你有貪念、瞋念、癡念、慢念、疑念,此就是惡!你執著善、也是惡,執著法、也是惡,這個就更細了,這個先不論!

你所有念頭的畫面和結構,你都要看的到,看得到後你還要削弱它,對治它,跟熄滅它,那就不是簡單的事,那有誰會真的願意呢?!

比如說我,我說我自己好了!
我一千塊,在家前十萬塊拿去放生,我留一千塊出家,那一千塊還不是我的,是一個老菩薩給我的,我活到現在,那在這個過程,有一些人要給我,20萬,100萬,200萬,我都遇過,我大都拒絕,其間有接受小額供養,大部份我都是拿來行善.我不會賺錢,我總會花錢吧?我為什麼錢不花,我拿來善行?是因為我們願意朝向解脫,所以我們知道,那個一時的受樂,一時的享樂你也得不到什麼,因為如幻,就像一個水泡生了、破了、過了。

所以我們會這樣做,我們會這樣做,就叫堅持吧!就用世間的語言,其實那不叫堅持,那個就是精進,若用聽得懂的話,就叫堅持,那我有觀察佛教界,有多少人願意這樣堅持?很少,不是沒有,是很少!

所以要向離惡,向善,向法,那個都要很有毅力跟耐力,不然走不到最後的。那你如果沒有堅持,怎麼可能跟七覺支相應?那是不可能的事情。這個我長期做過觀察,對,所以我之前不是講一句話嗎?修行出世間,你就要像小強.小強傳說活了兩億多年。你在佛法解脫道上,你是要當那個打不死的小強,不然你是很難相應的,因為人類是一個很脆弱的動物,這個我也是長期觀察的。

【二】
……對,他一定要有一個依靠,有一個依賴,不然心會不知所措,不知所向。

不嘛要依靠人。
不嘛要依靠財產。
不嘛要依靠小孩。
不嘛要依靠一個興趣。
不嘛要依靠一個上帝。
不嘛要依靠一個佛。
不嘛要依靠有一個靈魂可以去哪裡。
不嘛要依靠有一個真的覺性能夠成佛。
都要有依賴有依靠,只要談到無依他就垮了,解脫道是離所有你能依的依,容易嗎?

以前我在 FB 跟人家論法,就有他人就圍攻我,圍攻,我就說,唉,講那麼多有用嗎?你能不能先去山上住個5年再說?他就沒辦法回我了,因為他沒有這個經驗,我獨住,我這樣算一算20餘年了,超過差不多20年了,你連5年的經歷都沒有,你在談什麼阿含或尼科耶?此跟你有什麼關係?佛陀住在森林苦修六年呢!

對,人類他很難就是不斷的捨離他所依的依,他沒有那個經驗跟經歷,他也不見得有那個勇氣。

最近我認識一個居士,他是一個退休的老師,他很勇敢,他去找過我一次,我跟他講話,可能我的口吻都會比較剛毅,談到修行我就會比較篤定,這種篤定會讓對方感覺這種口氣是硬的。後來他就去行腳,他行腳到台東,他今天跟我談了一些他的情況,退休的老師喔,快七十歲了.他從中部,行腳到台東,女衆喔,不是男眾喔,勇氣可嘉!

對,好,能離依的人,他要有一種骨氣,要有一種毅力跟耐力,不然很難,他就會被他的我跟我所綁住,綁住以後要相應七覺支,相應四正勤,相應獨一無侶,相應法次法向的那一種精準的軌道,他就會不太容易的。

是的,所以說要相應七覺支,他還是要有一些內容,那個就有一些是細節,還有一些是經驗和經歷,那有一些是我們還不知道的,我們要怎麼去釐清他?弄清楚他?他才會慢慢清楚。

出世間法的學習跟落實,它真的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,人類這號動物,光講下放到放下,哇!那個就折騰了,那個就夠折騰了,因為這個也是長期的觀察,它不是對錯問題,而是這個世間叫欲界,它就是,只要活著,就只有欲望,不然它不會叫欲界。

人之初性本善?錯!絕對不對!
人之初性本惡?也不一定對!

因為它叫欲界,欲界就是有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所以你要能夠扛得住貪、嗔、癡、慢、疑,然後又願意發現它,對治它,削弱他,乃至向於息滅它,那這個要有很大的勇氣!

所以要一直相應七覺支,或者相應四正勤,這個,人要很有毅力跟耐力,要不然也是不太容易的。這個不相應的話,要談相應出世間的四聖諦法,那個更,更,更加有難度,是,是的!

2021-02-06

2 則留言

  1. 同意您所說的法 “何謂斷見?謂無因得果論。”

    請教雜阿含(九六一)經:…言先有我從今斷滅。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,於今斷滅則是斷見。
    如何解說? 謝謝

    1. 仁者安然:

      一、
      此經所謂,為哲學問題,非佛法問題、非修行問題。地球人類若未透過學習四聖諦法之思惟與正觀,絕大部份都是常見論者,少部份人是斷見論者,若從緣起的角度看,斷見也是一種常見。

      二、
      學信宗教或佛教後,
      有一類人心執常見。
      有一類人心執斷見。

      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?
      其本來就是執我之常見,婆羅門教者本就是梵我常見論者,後期佛教者亦是。故言:若先來有我則是常見。

      於今斷滅則是斷見?
      此斷滅,非無明之斷滅,而是觀念之斷滅。復有一類者 是言語斷滅,而心著常見,這種觀念在佛教裡也是蠻普遍的。因其只謂觀念上入斷滅,故言:於今斷滅則是斷見。

      ⭕️注:斷見者有四?
      1.謂來世無。此謂最粗糙之斷見。

      2.復~
      無因有是果,此亦斷見。

      3.復~
      其因非是果,而言是其果。
      其果非其因,而言是其因。
      此亦謂斷見。

      4.復~
      非是離法,而言離法證。
      非是捨法,而言捨法證。
      非是滅法,而言滅法證。
      非是斷法,而言斷法證。
      非是盡法,而言盡法證。
      此謂細法斷見。

      此四斷見之後三斷見,于今教界亦非常普遍!

      概覆仁者所提問!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近期文章

彙整

分類

標籤